從“潭洲灣”規劃看佛山陶瓷制造業
2017-07-25
近日,順德區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根據規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將對標廣州珠江創新服務帶,依托水道和軌道構建“一心兩翼八組團”的總體空間格局,核心區域包括佛山新城、會展城·智能科技園、大學城衛星城。
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的發布,是迎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家提出“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計劃”,以“順德產業+廣州人才+深圳創新”發展的理念,高標準打造“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為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助力推進粵港澳地區之間的深化合作。
眾所周知,會展經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形成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人流,從而創造更多商機,并帶動多個相關產業共同發展。而產業,是“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根本,將會展城·智能科技園定位為“產業核”,建設成為智能科技產業圈和多元化的國際合作平臺、面向國際的形象展示窗口。
為加快會展經濟的發展,提升展會的專業化、國際化程度,順德區新建成的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引入國際展覽業巨頭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依托佛山的制造產業,提出以會展中心為核心,形成“大會展”的發展格局,致力打造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一流的專業化、國際化和品牌化國際會展中心。
然而,“佛山陶瓷”作為“佛山制造”的重要版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擁有極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但面對環保壓力大,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不高,資源和能源消耗比較大,創新性的科技成果少等一系列問題,阻礙陶瓷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只有將佛山陶瓷行業充分融入“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結合國家對工業4.0及智能化制造支持政策,通過“潭洲灣”會展經濟新核心區的國際化窗口,才能順利推動建陶行業從“傳統制造”升級換檔到“智能制造”,從“價格競爭”上升到“品牌競爭”,切實提高建陶行業實體經濟發展質量。
如果說廣交會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晴雨表,假以時日,潭州會展必定也可以視為佛山產業優化升級的晴雨表。潭洲與佛山深厚的陶瓷產業土壤進行廣泛對接,擁有無限的前景,充滿著希望,為新常態下佛山的陶瓷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潭洲會展經濟,必將引爆陶業的下一個風口!挑戰與機遇同存,光榮與夢想同在,“中國建陶的2025”還看潭洲會展。